毫无疑问,命运给了庞众望一个很低的起点。
父母双双患病,只能靠年迈的姥姥、姥爷勉强维持温饱。
扫地、烧水、收拾房间、到照顾妈妈洗漱、方便、清洗便盆……
6岁那年,庞众望被查出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,急需开刀治疗。
4万块的手术费,对这个家庭来说,无异于天文数字。
当时很多人劝庞志琴放弃,但作为一个母亲,她从没犹豫过。
自己没钱,庞志琴就坐着轮椅,领着儿子挨家挨户借,愣是凑出了手术费。
众望的病治好了,家里也因此负债累累。
从那以后,父亲被亲戚带着外出打工,母亲靠没日没夜的刺绣,贴补家用。
小学6年,庞众望一放学,就捡废品卖钱。
但命运,就在这时又跟他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。
从左往右:庞众望、母亲、姥姥、姥爷
初二那年,母亲庞志琴住院了。
四五千元的治疗费,并不算多,但家里才还清了债,一分都拿不出来。
庞众望对妈妈说:“我需要你,有你陪着,回来能看到你就行。”
像当年母亲救自己那样,他挨家挨户找亲友借钱。
为了照顾母亲,他向学校请了假,顺便在医院旁的小饭店打零工。
每天起来,庞众望还要菜市场捡烂菜叶,顺便给妈妈买一些便宜的菜。
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,他在日记本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:
“既然苦难选择了你,你可以把背影留给苦难,把笑容交给阳光。”
2014年,庞众望以优异的成绩,考上了县城高中。
所以他用开学前的暑假,给妈妈写了30封信,让姥爷每天读一封。
信的内容很朴实,却也很动人。
后来,因为妈妈怕耽误庞众望的学习,不让他再写了。
庞众望心里很清楚:妈妈希望儿子陪伴,但更期望看到自己学有所成。
所以,在学习上庞众望一直很勤奋,从小就名列前茅。
在他一贫如洗的家里,唯一亮眼的,就是一墙满满的奖状。
高中三年,他的成绩始终保持在全校前两名,最终以684分考上了清华。
令人意外的是,众望婉拒了这些帮助,他解释说:
「我从小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,知道钱来之不易,那是他们辛苦得来的。」
「不接受资助,也是对自己的锻炼。」
他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
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,庞众望正趁着放假打工,想把第一学期的学费挣出来。
所谓「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」。
大学4年,他多次获得学习进步奖,同时担任班上的团支书。
替孩子感到开心的同时,我又有些难过和遗憾:
但也正是这个孱弱瘦小的母亲,给了庞众望人生中最宝贵的三笔财富。
自己大字不识一个,庞志琴特别羡慕那些可以学习的人。
生下儿子那一刻,她许了愿:
家里再难,也要供孩子读书,还要把书读好。
后来家里因为给儿子治病欠债,入不敷出。
即便如此,庞志琴也没有放弃让儿子读书。
也正是因为母亲对读书的这份重视,庞众望很小就明白:
我们这一代父母,已经都非常重视教育了,而庞众望的故事,提醒着我们:
无论何时,都该丰富见识,开拓视野,努力提升自己。
这样明亮的笑容,也是他从母亲那里得来的。
即便负债累累,自己工作辛苦,她也尽量不把压力传递给孩子。
因为要刺绣谋生,庞志琴的手上扎得都是针孔。
也正是靠着这股子不屈不挠的信念感,他才能走出困境,逆风翻盘。
父母内心强大,从容乐观,才能培养出一个永不言弃,自立自强的孩子。
还有一段采访,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庞众望摇了摇头:妈妈对我特别好,其实我感觉我比有的孩子还要幸运,(因为)我的妈妈,我随时都可以见到。
他们因为被爱,所以有底气;因为有底气,所以情绪更加稳定平和。
这类孩子,长大后独立性也更强,不会轻易被一点点小事所打败。
譬如庞众望,他的坚强和乐观,正是来源于母亲充分的陪伴和爱。
《孩子,你慢慢来》中,有句话是这样写的:
也许,我们无法给孩子一个高起点,但格局和视野、乐观的人生观,还有高质量的陪伴,几乎是大家都做到的。
给妈妈看荣誉证书,是妈妈最开心的时刻,2014年拍摄
你只看到他的贫穷,却看不到他有那么多无价的爱。
庞众望之所以从未嫌弃过自己的家庭和母亲,是因为他发自内心觉得:自己的家人都在无条件的爱着自己。
你只看到他母亲的身体残缺,却没看到她的乐观的精神力量。
庞众望能如此优秀、出众,离不开母亲的影响和教育。
简单几个字总结:言传身教,春风化雨。
庞众望从来没有上过补习班,但成绩始终不是全校第一,就是第二。
他说:“是我妈妈教我的,她说过,你面对什么,你就去解决什么。”
庞众望说:“但是,我能去选择我自己的未来啊。”
他说:“从小,我妈妈把我教育成一个乐观的人,我妈妈经常说,人要往前看嘛。”
他还说:“因为我妈妈每天都在笑,我为什么要难受呀,算是遗传我妈妈吧。”
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,难道不比物质更珍贵吗?
我从庞众望的故事中,为千万普通家庭总结了培养优秀孩子的5个秘诀
1.父母的格局,决定孩子的未来
有一个高赞的回答是:“非常大,父母是积极向上还是消极,对孩子的影响很大。”
父母的格局,决定了孩子对这社会的认知度。
父母格局大小,并不取决于是否有文化,而在于是否有着正确的人生观,能否给予孩子正确引导。
庞众望的妈妈虽然没读过什么书,但她一直把读书看得很重,告诉儿子:你要好好读书,尽量读好书。
所谓的贵,并不是财富的多少,而贵在父母的胸怀,贵在父母的格局,贵在父母的教育理念,更贵在父母的言传身教。
2.妈妈的乐观,是孩子一生的能量来源
母亲代表的是温柔、美好和幸福。
庞众望说:“从小,我妈妈把我教育成一个乐观的人,我妈妈经常说,人要往前看嘛。”
他还说:“因为我妈妈每天都在笑,我为什么要难受呀,算是遗传我妈妈吧。”
这位朴素的农村妇女,掌握了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出的“幸福秘诀”:
父母拥有什么类型的解释风格,孩子就会用哪种风格看待世界,即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挑战,孩子也会养成豁达的人生态度。
3.优秀的孩子,都是陪出来的
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,教育无法重来,每位父母,都必须对孩子亲力亲为。
陪伴并不需要“大把”的时间,哪怕每天只有10分钟,只要父母做到全心全意,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关注,就是成功的陪伴。
教育孩子前,先收拾好自己的内心,是否从心底认同,爱的力量胜于金钱。
成人由于工作的压力或自身追求,极少投注时间在孩子身上,这一点孩子很敏感。
《小王子》一书中说到:“我的玫瑰独一无二,是因为我付出了时间。”
时间,是爱的化身,正如庞众望的妈妈每日的陪伴,在众望心底长出了一座爱的宫殿,牢不可破。
父母需要拾起爱的火焰,以点燃孩子,种下爱的种子。
这颗种子,将陪伴他(她)一生,让他(她)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。
4.用书武装孩子的精神头脑
众望妈妈未上过学,但是坚定地认为读书可以改变人生。
在《面对面》栏目中,众望展现出出色的口才和应对能力。
口才不是天生俱来,它以词汇、思维作为材料。
众望的口才与应对力,与其阅读量的丰富分不开。
一个有良好阅读品味的孩子,在未来应对人生艰难时,会依靠着从书中获取的人生智慧,渡过每一个难关。
“文章里总是有着处事的思维,我看到他也有烦闷的日子,我的有忧虑就不见了。”
可见,孩子多么需要书中的智慧,多么需要去书中见众生、见自己。
5.提升孩子的信念与动力
在庞众望的升学路上,他的信念扮演着非同寻常的角色。
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言“上屋抽梯”,他毫无退路便是勇往直前的动力。
那么,如何提高孩子学习的信念与动力呢?
让孩子自己制定目标。
庞的目标发自内心,这种驱动力,比任何物质奖励都强。
6S学习理论认为,学习的第一步是制定目标,目标就像航行中的目的地,没有目标的学习,就像迷茫的帆船,被风来回吹动,不知终点是何处。
为孩子分解目标,有了目标后,需要将庞大的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。
最终,B组全员到达甲处,而且路上欢欣鼓舞,每到一处为自己喝彩鼓劲,而A组则在路上抱怨不已,不知还有多远到达,于是A组有一半放弃。
由此可见,目标与目标分解,对于孩子行动的重大驱动力。
未经旺旺屋正式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,否则侵权必究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