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凭什么让人喜欢你》一书中,关于情商一事作者刘莹莹这样说到:
“生活中那些轻易就能得到他人的喜欢,让人充满了与其交流欲望的人,他们或许不漂亮,或许没有耀眼的身份地位,但他们有一个明显特点——情商高。”
而情商
低的人,则
经常会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、做一些不合时宜的事,甚至把小事变大事,让人有种如鲠在喉的不适感。
向
别人寻求帮助,对方
通过诉说自己的不易来婉言相拒,情商低的人听不出对方的
真正意思,还继续软磨硬泡,
最后弄得彼此都下不来台;
和人谈合作时,对方早
已经没
有了交谈下去的耐
心,用“
要不我们改天再谈”来搪塞,情商低的人听不出那是对方下了逐客令,
竟然还非要约一个具体的
时间。
与人交谈,要学会听对方说出口的话,更要学会听对方没有说出口的话,往往那些没有说出口的话,才是他真正想表达的意思。 和情商高的人交谈,
不用事事明说,彼此就已经
知晓了对方的含义,既能保全彼此的面子,又能留有余地。
而情商低的人,却总是停留在谈话的表面,不认真揣测对方的意图,让对方累心。
情商低的人,与人相处总
是会把自己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,以为自己在对方的心中是个特殊的
存在,从而说不该说的话,做不该
做的事。
替对方拿主意,对对方的生活指手画脚,过
多地参与对方的
选择判断中,以“
为你好”为名探对方的底线,
这些事
看上去
都没有恶意,但都会成为别人的负担,让人不爽。
邦达列夫曾说过:
“人类一切痛苦的起源,都源于缺乏边界感。”
与人相处,要认清自己位置,时刻学会把自己当“外人”,再好的感情,也不能有理所当然的心态;再亲近的关系,也不能不讲分寸。 作家萧萧依凡曾说过:
“所谓情商高,从来不是会说话这么简单,而是懂得在什么时候闭嘴,把自己看穿的那部分放在肚子里,保全别人的面子。”
生活中有很
多人把面子看的比什么都重,遇事总喜欢和人争论,
凡事都想占上风,总想赢对方。
但如果一个人总习惯与人争论,不论何时都不懂得让步,只顾着自己的性子,那么即使他赢了面子,也终会失了里子,因为谁都不想处处消受一个争强好胜的人,久而久之一定会远离。 情商低的人大多格局较小,只懂得图口舌之快,不明白理解和包容的重要性,最后常常会因争一时输赢而失去了
人心。
人与人之间难免
会有观点不一的时候,这时候有人总喜欢挑些伤人的话说,总想一招
致人于死地,专戳对方的痛处下手,这也是情商极低的
表现。
说话戳人痛处,可能会
收到让对方下不来台、让对方溃不成军的效果,但自己收获的也并不会是胜利的喜悦,而是别人的敬而远之。
记得作家海明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:
“人用两年时间学会说话,却要用一辈子学会闭嘴。”
有分寸,懂尊重,具备这样素养的人往往更
容易有大作为,因为他们
知道对方的痛处在哪里,知道给对方留余地,知道保护别人的自尊心,别人也自然会在关键时候给自己留余地。
切记,只为逞一时心头之快而全然不计后果,是情商修炼路上的一大忌,“顺人不失己” 才是一个高情商人该有的修养。 生活中
有一种人很讨厌,那就是动不动和人炫耀,比如炫车、炫表、炫房子……
还美其名曰我
这是分享,其实炫耀和分享有着本质的
区别。
分享的心态是:“我
给你看的
东西,
你也能拥有。”;而炫耀的心态是:“我给你看的东西,你没有。”
其实,一个处处炫耀的人,
是不会赢得他人尊重的,他们只会让人烦从心头起,怒向嘴边来。
就如老子在《道德经》里面所说的:
“自见者,不明;自是者,不彰;自伐者,无功;自矜者,不长。”
记得主持人孟非说过:
“所有的优越感,都不是来自容貌、身材、知识、家族、财富、地位、成就和权利,它只是来自缺见识和缺悲悯。”
缺少同理心,希望通过炫耀来获得他人的羡慕,这是情商低的重要表现。
作为成年人都应懂得,炫耀是内心的一种贫瘠,克制自己的炫耀欲,才是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。 它是一种与人交流的
情感表达,是一种社交能力的彰显,更是人生
成功和
幸福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。
最后,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一个高情商的人,内心修篱种菊,人生幸福安暖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