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让李女士
没想到的是,从怀孕到现在已经快3年了,老公还
一直在帮她洗头
发。
而在李女士和老公的婚姻中,我看到的是,一个
丈夫对
妻子的体贴,以及对
家人的付出。
婚姻,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,它需要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与付出。 如果单靠妻子一个人去支撑,那这段婚姻
也不会走得太远。
因为,一个好的婚姻,应该像活在一个战壕里的战友,参与到
对方的
生活,共同分担风雨与雾霭。
两个人一起并肩作战,互相扶持,再多的琐碎,也很难将婚姻这艘小船击垮。 我的男人,不需要多优秀,只要他足
够顾家,足够爱我、爱
孩子,
就够了。
小玉和她老公都是朝9晚5的上班族,周末双休,偶尔
会有加班的情况。
小玉负责买菜做饭,老公负责拖地洗碗;小玉负责洗、晾衣服,老公负责
带娃遛弯。
当然,大部分的时候,分工并不明确,基本上是小玉和她老公一起来做,包括做家务和带娃。
她老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:“
家里的事儿,不
是你一个人的事,我
也要参与的。”
诚然,婚姻是柴米油盐的琐碎,是锅碗瓢盆的碰撞,但在他们
身上,我却看到了幸福的模样。
一个人的家务是疲惫,两个人的家务是快乐;一个人带娃是心累,两个人带娃是趣味。 不过是,他知
你生活琐碎,带娃疲惫,并愿意
主动参与进来。
一个男人的责任感,从来
就不只是养家糊口,
还有整个家庭,以及家庭背后的妻子和孩子。
而一个男人,在整个家庭中的参与度越高,婚姻也会越幸福。
看过一个节目叫《
老师请
回答》,其中有对嘉宾的
故事,让人印象深刻:
但老公却说了一句,
让妻子至今还记忆犹新的话:“你睡不好,还让我睡不好,
你是变态吗?”
更过分的是,身为孩子的爸爸,他却从来
没有给孩子
换过一次尿不湿。
问及原因,他说:“我认为,有
些事情该
女人做,就女人来做。”
节目中,有嘉宾追问他:“
为什么换尿不湿,必须是
妈妈呢?”
他抱着孩子时,孩子
突然尿了,他的下意识
动作,就是想把孩子扔出去;
他、妻子、孩子
三个人在家,孩子拉臭臭了,他的
第一反应就是要走,因为他处理不了;
有主持人问他,
有没有给孩子拍过奶嗝时,他的表情是一脸诧异,完全不
知道这回事……
我只知道,这
一桩桩、一件件小事不能细品,一品里面全都是委屈。
真的很不明白,为
什么给孩子换尿不湿,给孩子冲奶粉,就只能是女人来做?
难道,丈夫只是一个摆设,
可以什么都
不用做就坐享其成,甚至还心安理得地认为,妻子的付出是理所当然,是本就
如此。
可是,婚姻是两个人的婚姻,家务是两个人的家务,孩子也是两个人的孩子。
而不是让
女方一个人,
独自承受带娃的艰辛与繁重的家务。
因为,这样的婚姻,只会让人感到疲惫,感到委屈,感到窒息,而丝毫
感受不到幸福可言。
而好的婚姻,需要彼此双方
持续的正向反馈,而不是一方的心安理得,一方的满腔怨气。
从本质上来说,婚姻就是需求的相互置换,你满足对方的需求,对方满足你的需求。 只有这样,夫妻双方才能实现动态平衡,婚姻也才
能长久地运转下去。
但现实却是,有很大一部分丈夫,
看不到妻子的
内心需求,看不到她们的辛苦与付出。
更
不会主动参与,去满足妻子的需求,从而使婚姻
处于失衡的状态。
而
这些负面
情绪反馈给对方,会引发新一轮的矛盾与
争吵,夫妻双方的关系会变得
越来越差,婚姻也会变得岌岌可危。
是想找一个体贴、细心、顾家的好男人,
还是想找一个对
工作上心的事业型男人?
是想让伴侣更
多地满足你的
情感需求,还是
更多地满足你的经济需求?
当你足够了解自己的核心需求,你对伴侣的容忍度就会提高很多。
你想让伴侣参与做家务、带孩子,那就直接明确地表达出来。
而不是因为自己总是在付出,就把怨气、委屈、怒火,一股脑地全倾洒在对方身上。
有时候,女人
活得太累,跟自己总是大包大揽有很大的关系。
不如放开手,
让男人参与进来,允许他有犯错和修复的机会。
多一些耐心,
给他们一些时间,让他们
学会成长,学会共担风雨。
婚姻,是一场漫长的旅程,我们总会遇到坎坷与险阻,两个人的携手同行,好过一个人的苦苦支撑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