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昨晚到今天,经历的一件小事,让我始终意难平。
话说昨天腊八,每逢传统节日必定要帮帮场子的水木君,正跟朋友一块喝腊八粥呢。
那则报道的标题是这样写的:
《独家丨恒大集团退租深圳总部大楼,将总部搬迁回广州》
正在喝粥的我一激灵,汤勺都差点掉饭碗里。
恒大此时搬迁释放了什么信号?
这一连串的疑问,打得尚无个人房产的水木君心慌不已。
于是乎昨晚,我就在跟友人讨论“恒大搬迁”这一事件的七嘴八舌中度过了。
结果,今天我上恒大官网一查,懵逼了:
恒大直接辟谣了!
合着退租属实,但人家公司根本没搬迁。
该媒体既没删文、也没澄清。
一时间我有点恍惚:
现如今,浓眉大眼的官媒,也是张口就来吗?
但就在这一原则性问题上,澎湃新闻却屡屡翻车。
先给大家上个图:
于是乎,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,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直接就开始秀花活了:
舆论发酵后,事情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。
水木君不禁要问:煽风点火的媒体,就没有一点责任么?
未经证实的消息便采编发布,本就违背了新闻的“真实性”原则。
如果是客观发布也就罢了。
“疑似遭碰撞”、“水务局人员”、“摁”、“暴打”。
然而澎湃新闻的罪过,并不止于这一条人命。
更是让这一地方性官媒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,被扯掉了最后的羞耻布。
汤兰兰(化名)是个不幸的女孩。
事情到这里,一个悲剧已几乎画上了句号。
紧接着,澎湃新闻的一篇雄文便横空出世:
一个拼命逃出生天的女孩,再度被拉回到当年的漩涡之中。
舆论怒了。
连人民日报都下场痛批:
言下之意:某些媒体为流量而不择手段的吃相,实在是挑战了伦理的底线。
不过在“汤兰兰事件”里,让我意外的是,澎湃没有删文。
对于澎湃新闻而言,挨打是常事,但从来不曾立正过。
预设立场、断章取义、标题党、假新闻,在这家媒体上层出不穷。
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郑永年,在香港风波期间接受了人民日报采访。
采访里,郑教授随口说了一句:
结果,澎湃一出手,标题就变成:
《郑永年接受人民日报采访:断水可终结香港乱局》
然后,便遭到了郑教授本人的迎头痛击:
自媒体的流量打法,属实是被它给玩明白了。
再往前追溯,被打乱生活的汤兰兰,被网暴致死的德阳安医生。
几乎所有所谓的“反转”中,都有不负责任的媒体,起到了煽风点火的嫌疑。
去年一年,我们自媒体人喊的最多的一句话,就是“让子弹飞一会儿”。
某些大V官媒却还在报道着未经证实的“假消息”。
只见澎湃,不见新闻。
不由得让人一声叹息。
未经旺旺屋正式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,否则侵权必究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