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“真善美”熏陶长大的李利娟,似乎很早就把“助人”二字刻在基因里。
她想把一切过往清零,重新开始。
为了给儿子优渥的生活,李利娟借了许多钱,承包下当地一座铁矿,凭借着之前的经商经验,铁矿经营得还算不错。
从此,她白天就在矿井处讨饭,晚上就睡在这边的山洞里。
我跟矿工们说,如果她的亲人来找她,就说我先收养着她。
在李永超心里,李利娟是个完美的妈妈。
自从被收养之后,她就成了“有妈的宝”,再也没受过委屈和欺负。
铁矿上的收入源源不断地投进了爱心村,她的心血精力也汇聚于此。
但韩文难以接受,从此变得冷漠,不再与她见面。
2006年,就在李利娟被评为“感动河北十大人物”时,韩文患了重度抑郁症。
李利娟又一次对儿子心生愧疚。
当初是因为对儿子感到愧疚而创办爱心村,如今却因为爱心村伤害儿子,这种苦楚与无奈没人能懂,李利娟无法向外人道来,只能自己消化。
2008年,李利娟已经收养了21个孤儿。
但也就是这一年, 由于铁矿处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征地范围内,不得已停产。
李利娟失去了生活来源。
那几年里,她与人合伙投资白灰加工厂,却因当地的环保压力而减产,一年只有几万元的收入;
在市区开起服装店,又因网购兴起,实体店里的生意也十分冷清,根本赚不了几个钱。
即使李利娟把所有的收入全花到孩子们身上,仍旧是杯水车薪。
李利娟就是在这个时候累倒的,整日操劳,忧思过度,导致患上淋巴癌,幸好是早期,还有得治。
回去之后,李利娟卖掉市区的两层楼房和轿车,又跟亲友借了不少钱,给孩子治病。
2013年,欠下200多万、无家可归的李利娟带着那群孩子,从市郊搬到一个村子旁边的荒山上,这里的房租最便宜,靠着政府和外界的救助就能让她们活下去。
为了更好地养活这群孩子,她种了20多亩地,养了120多只羊猪鹅,摆过地摊、卖过冷饮。
2016年,也是李利娟收养孩子的第20年。
李利娟对这个户口簿里的孩子如数家珍:
第16个孩子是汶川地震孤儿,第22个孩子双目失明,第68个孩子是脑瘫患儿,第73个孩子患唇腭裂、先心病等多种疾病……
李利娟的名声越来越大,从06年的“感动河北”人物,到“国家公益楷模”、“共和国经济建设功勋人物”、“河北省十大爱心人物”、 “河北十大热心肠人物”、“民建中央十大道德模范”。
人们几乎无条件信赖这位“爱心妈妈”,都把弃婴送进爱心村,福利院反倒成了摆设。
与此同时,当地人也越来越恨她。
孩子太多,李利娟想给爱心村搬家,政府规划了50亩地,她没要,打着“爱心妈妈”的名号,强行把孩子们迁到当地的一个铁矿区。
当地居民不乐意,她就霸占了去,理由是“给孩子献爱心”。
为了避开政府,顺利开采铁矿,李利娟还将矿区外围5公里全部装上了铁丝围栏,驯养100多条大狼狗,集结一群社会青年每天巡逻。
爱心村就这样成了李利娟的“王国”,孩子是她的子民,铁矿是她的资产,铁丝网是她的城墙,狼狗是她的护卫。
李利娟的胃口越来越大,她不仅在自己的“领土”上耀武扬威,还慢慢将手伸到了爱心村之外。
去住宾馆,以坐电梯伤了腰为由,敲诈17万;
去理发店,以染发时洗发水进耳朵导致过敏为由,勒索6万;
国家要在当地的一座荒山上开发光伏电站项目,李利娟就伪造了一份占地协议,撒泼打滚,哭嚎着政府砍光她在山上的林子,要求当地党委书记赔她2000万。
而她抢来、占来的钱,也没有用在爱心村里。
当地民政局提供了一份关于对李利娟爱心村的救助情况:
仅2017年,李利娟就通过当地部门,领取低保金、房租取暖费等共计127万余元。
而外界的爱心捐款更是无法估量。
这些钱足够爱心村孩子的好好生活,然而当地人说,那里面的孩子们也没有生活的很好。
爱心村的基础设施未达到国家标准,当地部门借着这个理由,让李利娟把爱心村合并在福利院里,但李利娟拒绝了,她说人员配置不方便,自己也无法胜任。
再往深了讨论,动辄就是“那些孩子习惯了和她待在爱心村”。
软硬不吃,事情不了了之。
李利娟盯上了这个巨额的项目。
电缆安装要经过矿区的一些地方,她就带着人找上门,以被侵占土地的理由索偿赔款千万元。
政府出面调解,判定构不成赔偿条件,李利娟就利用爱心村的孩子们来闹事,让孩子们躺在挖好的深基坑内,施工方束手无策,只能停工。
李利娟本以为格力会像之前的项目一样,为了爱心村的孩子妥协交钱,却没想到碰上硬茬。
项目无端损失几十亿,格力震怒,出动法务收集李利娟阴私里的那些勾当,一举将她告上法庭。
有了这个开头,相关部门每天都能收到当地居民对李利娟的投诉,无数的举报信像雪花一样飞进法院里,“爱心妈妈”逐渐显出原形。
她名下有几辆豪车、几栋豪宅、几家公司、数不尽的奢饰品,账户上还有2000多万人民币和2万多元美金;
爱心村里的孩子不仅有亲戚家的孩子,还有被拐骗来的。
伪善的面纱被撕下,露出的是狰狞的獠牙。
李利娟曾经站得有多高,现在她就跌得有多惨。
2019年,李利娟因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、伪造公司印章罪、敲诈勒索罪、诈骗罪,被判处20年的有期徒刑。
“国王”没了,“王国”也终成一片废墟。
曾经,当地部门建议李利娟带着孩子去福利院,她却说:
她给孩子们请了30多个阿姨,每一个孩子都能被精心照料。
后来爱心村的孩子进了福利院,工作人员说:“刚来时每个人头上都长虱子。”
也许,第一次收养孩子的李利娟,心中是有善念的。
李利娟被刑拘后,有人找到了在爱心村长大的孩子,他们读了书、上了大学、有了理想工作,现在过的都还不错。
未经旺旺屋正式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,否则侵权必究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