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我们总觉得书本里的爱情,永远轰轰烈烈; 而现实生活中的却是平平淡淡,毫无波澜? 大概是我们总能以旁观者的角度,看到书中主角内心的波涛汹涌; 却忘了生活里,我们自己就是主角。
恋爱的旅程,总是经历了炙热的高潮之后尘埃落定,无一例外。 电影《后来的我们》里的
故事; 就倒映出不少现实人的影子。
一个外表活泼,但内心极度渴望被爱的女生; 和一个性格内敛,但极具野心的男孩相爱了。 恋爱初始,在狭小的出租屋里;
两个人就着同一个碗吃面条,也会开心半天。
女生无保留的付出,
男生一一
回应。
可是当工作和柴米油盐掺杂进生活; 爱情就不是两个人唯一的消遣。 现实的生活节奏让两人都无法适应,最后越走越远。
男生觉得女生太现实,女生觉得男生太功利。 他们都没懂;
感情里面保持温热感,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。 丢掉约束,丢掉自我; 不考虑后果,一股脑地冲进去。 我们有大把的
时间和精力去维系; 而爱情的温度,也
可以一直保持那么炙热。
他一句身体不舒服,你翘课也要去陪他看医生; 他说新出的球鞋好看,你馒头咸菜半个月也要攒钱。 那个时候你觉得,爱情原本就应该是这个模样;
无怨无悔的付出,没由来的感动。 爱情永远比蜜甜。 后来的我们,常常刚经历了80℃的热恋; 就转为45℃的习惯。 你像以前一样义无反顾; 到头来却发现,这爱情的热烈离你
越来越远。
以前收到礼物拍照就好半天,现在收到礼物他看都不看一眼; 以前吃饭总是要求主动加满,现在求他吃两口都不情愿。 你觉得是人不对,
其实并不是;
只是成年人的生活提醒你: 爱情的新鲜感本来就有时限。 《爱情公寓》的
好男人陈赫,也曾拥有过让人羡慕不已的感情。
女主角就是许婧,13年的陪伴换来了一纸结婚证; 却也在婚后两年内就画上了句点。 大学期间4年异地,144张车票,无一不在证明爱情的真诚。
但十几年的时间,感情不会像年少时期那样一成不变。 当你真正切换
身份,步入生活的泥潭;
就会发现,爱情不能成为你的依赖和习惯。 好在许婧看的懂,拎得清,够洒脱; 舍得抛开世俗的爱情,开始自由自在的生活。年轻人的爱情,总是蒙着一层理想的纱; 成年人的爱情,却是真真实实的袒露在你眼前。 每个人本身,
都是属于自己的一条直线;
只有两个人互相吸引,行进的
路上为了彼此改变一度角。 最后
才会相遇,相知,相恋。
你的出现,是对方邀请你加入; 而不是你成为他生活的全部。 就像
歌手霍尊和
女友陈露的爱恨纠葛;
陈露为了霍尊,放弃了她最喜欢的舞蹈事业; 安心在身后洗手做羹汤九年,最后结局并不圆满。 在她沉浸在这段爱情当中时;
却没有想过,
大多数的爱情讲究势均力敌。
当你决定放弃自我,为爱而活; 就要学会承受日后的冷漠。 作家乔・亨特・斯宾塞说:
“不要在任何事物面前迷失掉自我,哪怕是爱情。” 无论恋爱
还是结婚后,其实本质上都是稀松平常的。
故事的场景,遍布生活和工作; 故事的情节,也绕不开柴米油盐。 而爱情的意义,就是繁华落尽之后; 你是我唯一想要的那一个。 电影《
遇见你之前》讲述的爱情大抵
如此。 男主威尔
因为意外全身瘫痪,
遇到了护工女主小露。
他们的爱情不是玛丽苏式的轰轰烈烈,甚至结局也是天人永隔。 但它展现的爱情,是渗透进生活里一点一滴的理解与陪伴。 女主的爱积极阳光,温暖细腻。
既清楚自己需要的,也尊重对方想要的。 虽然威尔最后
选择平和地
离开这个
世界; 但他仍然是小露
人生道路中,
最重要的
精神支撑。
我不介意绕路,只要你我觉得值得。恋爱不是下订单; 付款就坐等收货,迟到就差评。
而是下雨天打伞; 你在右边,我在左边,互相怕对方淋雨; 最后却想雨中漫步,干脆扔掉伞。
你可以喜欢有结果的树; 也应该看一看漂亮的花。 人生很长,别急着要一个答案。 慢慢来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