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来令人惋惜。
一捐,就是整整73366套。
一来一回一折腾,就得至少一个亿的投入。
全然不顾目前市值的缩水,账面的亏空。
有些桌子螺丝掉了,开始摇摇晃晃。
有些椅子椅面破了,坐上去很不舒服。
桌面坑坑洼洼,椅子摇摇晃晃。
等到卡车驶入校园,孩子们又自告奋勇当起了搬运工。
时间一长,空教室的门口聚集了不少孩子,他们扒在门上,眼巴巴地问着校长。
更不用担心会磕着头,闪着腰。
但很少有人知道,这近8万套桌椅,是怎么来的。
新东方的股价应声下跌,市值缩水近8成。
关店的关店,清退的清退,光是教学点,就退租了近1500个。
为了活命,新东方尝试去做业务转型。
俞敏洪也做了最坏的打算,他在公司内部的高管会上说:
“大不了尝试所有业务都失败了,新东方账上没钱了,我们喝顿大酒就散伙。”
其实,在创办新东方前,俞敏洪也曾是个山村里的穷学生。
等到真正鼓起勇气创办了公司,又差点把命搭进去。
为了拓展业务,他卖命似的配合客户喝酒,晕倒在酒桌上被送往医院。
一纸限令来袭。
落魄时尽显格局。
低谷处风度依旧。
危机之前,新东方有多牛呢。
自1993年成立新东方以来,作为教培行业的领头羊,无论是培训课程、培训人数,还是学习中心的数量,新东方说第二,没人敢说第一。
那是新东方的黄金时代。
自成立以来,据不完全统计,超过2000万人次在新东方接受英语培训。
公司市值是教育界的No.1,外界的评价也是好评如潮。
但是再庞大的企业,也抵不上时代的一阵风。
局势面前,即便辉煌如新东方,大佬如俞敏洪,也不得不低头。
大多数巨型企业在危机转变之时,都避免不了一片狼藉,难堪收场。
巅峰时期,金嗓子的市值一度超过60亿港元,
拖欠广告费用近5200万,创始人江佩珍也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,成为老赖;
无独有偶,前段时间,山西首富李兆会被通缉让很多人议论纷纷。
没过2年,就以125亿资产的身家成为山西最年轻的首富。
最得意的时候,豪掷5000万迎娶女明星车晓,光是婚礼的车队就有200辆,宴请500桌来客。
眼看他起高楼,眼看他宴宾客,眼看他楼塌了。
相比于别人的狼狈,俞敏洪算是得以体面善终。
这条规矩曾被批保守,但最后却救了新东方。
他的坚守底线,留住了新东方最后的体面,也显露一个企业家的格局和胸襟。
但是,担负一个公司生死存亡的他,仍在带领整个公司积极开拓新方向。
俞敏洪把眼光瞄准了今年最火的直播。
开始转型直播带货,未来计划成立一个大型的农业平台。
他将带领几百位老师通过直播带货,帮助农产品销售,支持乡村经济振兴。
这个转型令很多人都很愕然,并且唏嘘:
曾经的一家教育巨头公司,将所有课桌送给了农民的孩子,转身又去支持农村经济。
曾经他关心教育以及命运,如今他关心粮食以及富裕。
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。
来自于民,流之于民;
有的人活着,别人就不能活;
活着为了多数人的人,人们自然把他抬举得很高、更高的地方。
网上有人问:怎么看待俞敏洪的转型?
有一句评价说得特别好:
“退场时保留多少体面,返场时就有多少掌声。”
哪怕经历最深的黑暗,仍要为别人撑起一盏星光;
如果已经泰山压顶,那就掸一掸衣袖,洒脱退场;
想起他曾经说过:
是的,人活着,必须得有一个人的样子,有最基本的体面、尊严、胸怀和气度。
未经旺旺屋正式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,否则侵权必究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