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现有的中高风险地区,增加到了56个。
全国累计报告本土阳性病例已超700例。
值得注意的是,黑河疫情,与此次内蒙古和西北传播链都没有关联。
这还得从它的地理位置说起。
这里与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——布拉戈维申斯克隔江相望。
是中俄边境上,两国距离最近的对应口岸。
两座城市客运码头的间距,只有650米。
对岸的俄罗斯,疫情形势已经不容乐观。
单日新增确诊超4万,新增死亡病例1189例,再创新高。
黑河的防疫压力可想而知。
对内尚能严防,但对外死守,谈何容易?
10月28日,整座城市就迅速进入了严格管理状态。
热闹的城市,一下子成为了一个无声的战场。
将全国人民,牢牢护在身后。
这次疫情,出现了几条彼此并无关联的传播链。
而蒙古现在,每日的新增病例,已经超过千例。
几乎每天都有新增境外输入病例的报告。
只因这里三面与缅甸接壤。
他们有的,和别的国家只隔着一条窄窄的河流。
有的,可能只是一道墙或是一片田野。
就说瑞丽吧。
这里和缅甸城连城、村连村、田挨田,没有天然屏障。
因为缅甸疫情形势严峻。
都企图从瑞丽偷偷入境。
他说,瑞丽边境线169.8公里。
云南省的平均身高是164cm。
也就是说每个人双手张开长度是164cm。
要想将边境线全部围住,至少需要103536人。
瑞丽之难,就是边境之难的缩影。
这一年来,疫情反反复复。
我们来看一下最新数据:
截至4日6时,全球单日新增确诊超49万例,新增死亡8289例。
累计确诊病例,超过了2.4亿。
这是什么概念?
平均每440个美国人里,就有一个是死于新冠。
疫情从未好转,甚至还在扩散。
而我们,却该上班上班,该旅游旅游。
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防疫工作做得出色。
不少人都说,这也太反应过度了吧。
没错,这几次疫情,我们极少看到有城市大面积封闭的情况。
因为他们的肩上,担的是全国人民的安危。
他们要对付的,是更毒更凶的境外德尔塔变异株。
只要一个细节出现纰漏,让疫情扩散出去,后果都难以想象。
所以,他们宁愿让自己的城市停摆。
他们宁愿让自己承担巨大的损失。
也必须将病毒就地扼杀。
不肯让其他同胞有一丝一毫暴露在病毒的威胁之下。
而是我们,被他们保护得太好了。
可我们,却还对此一无所知。
现在的黑河,已经开始了第九轮核酸检测。
每个防疫工作者都是连轴转,起早贪黑地工作。
这个城市一夜之间,多了很多不回家的人。
多了很多不吃饭的人,也多了很多不睡觉的人。
守卫在了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。
一位黑河的大哥,拍下了医护休息时的场景。
上门来做核酸的志愿者,因为过度劳累,已经无法站立了。
这时的黑河,气温最低已经到了零下十度。
志愿者就那样,躺在了冰冷的楼梯上,勉强休息一会。
因为疫情,她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自己的朋友。
她说:
本该无拘无束的孩子们,因为疫情,都早早地懂了事。
责任与团结,成了他们童年的第一课。
我也会想起,那个总人口不过3万的额济纳。
人手不够,他们都抢着报名去一线支援。
物资紧缺,牧民甚至捐出了自己家的骆驼和羊。
还有,也别忘了瑞丽。
因为多次疫情反复,这里不少单位都停工了。
很多瑞丽人,都收入锐减,却还要负担着车贷房贷。
他们不是不想赚钱,不是不想出去打工。
但是你看到有人为此闹事吗?
看到过有人不听政府的话,擅自离开吗?
没有。
他们虽然也委屈,但是他们也有格局。
他们是真的太难了。
如果说,每一次疫情对边境的城市来说都是一场考试。
那每一个市民,都交出了一份满分答卷。
用他们的“自由”,换来了我们的安稳。
这些边境城市,大多都是一些三四线的小城市。
他们和北上广不一样,不是一举一动,都能得到我们的关注。
也没有那么好的资源,那么完备的体系。
他们只是为这个国家,为你,默默地承受着。
不是只有大城市才值得敬佩,这些小城市的努力与付出,同样值得我们尊重。
他们应该被看见。
也必须被看见。
未经旺旺屋正式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,否则侵权必究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