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到这一消息,彭大娘对民警感激涕零,
心中早已是感慨万千,三十多年漫漫长路,经历了多少苦痛、遭遇了多少磨难、承受了多少煎熬……
只有彭大娘
自己清楚。
随着
聊天的
深入,彭大娘的思绪也逐渐飘回31年
前。1990年上半年,彭全珍和
丈夫郑大海从贵州来到四川,在南充市安平镇安家落户。那时,全靠丈夫打零工的微薄工资维持
一家五口的
生活。
此
人名叫弋碧华,三十出头,
自称是本地人。彭全珍初来乍到,
人生地不熟,有
这样一位热心又殷勤的
朋友,当然求之
不得,很快,俩人便以姐妹相称,
经常结伴外出。6月的一天,彭全珍抱着小儿子赶集买米,焦头烂额之际,弋碧华适时伸
出了援手。
彭全珍沿着市集来回
寻找,这里车水马龙,人们摩肩接踵,哪里
还有弋碧华的影子?她立马把丈夫叫回了家,夫妻俩找了整整
三天,依然一无所获。彭全珍心如死灰——她根本不清楚弋碧华的
家庭地址、
联系方式……无奈之下,只得到派出所
报警求助。
因为轻信
他人,
导致儿子被拐,彭全珍心中有愧,不分昼夜地四处打听。20天后,她偶然在邻镇
发现了弋碧华的踪迹。彭全珍立马将这一线索告知民警,她根本
没有想到,自个儿这一举动,竟
牵出了
一桩特大案件。
民警只得根据有限的
信息,挖出有效的内容。此后数月,20余名被拐儿童先后被警方找回、与父母团聚。然而,彭全珍的儿子,却迟迟没有线索。
1994年,弋碧华、杨玉华等五名主犯因绑架、拐卖儿童,被南充市中级人民
法院判处死刑。然而彭全珍
夫妇依旧没能缓解伤痛。自打儿子失踪,彭全珍丈夫的
身体便每况愈下,次年便撒手西去。彭全珍先后失去
两名至亲,一度萎靡不振。
丈夫曾
留下遗愿,希望有朝一日,小儿子能认祖归宗。彭全珍没有被负能量击倒,她走遍人迹罕至的荒山和灯火通明的
城市,但凡听说失踪儿童被找回,
总是第一时间去打听。对于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而言,这些年来的遭遇,充满了苦涩和
心酸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彭全珍迈入古稀,身体大
不如前,希望渐渐磨灭。彭全珍不
知道的是,今年年初,全国公安机关
开展团圆行动,以
最新科学
技术手段,助失踪儿童回家,让破碎家庭重聚。嘉陵警方闻讯而动,很快,九十年代初期这桩特大拐卖儿童案
再次浮出水面。
彭全珍第一时间来到嘉陵区公安局采集血样,然而,民警并未发现与其匹配的DNA数据。大伙儿根据当年卷宗,走访了
福建、
河南等地,最终把目标锁定在
山东渤海湾一带。
耗尽心力却处处碰壁,办案民警丝毫没有气馁,大伙儿以三十出头的成年男性为目标,逐一排查与其父母年龄落差较大
的人员。在
当地警方的技术支持下,一个名叫李文东的
男子进入了大伙儿视野。李文东在家中排行老三,户籍地为山东东营。
时隔三十一年,彭全珍终于等到了儿子的消息,那一
瞬间,百般滋味涌上心头,愧疚与激动交替
出现,期盼与忐忑轮番上演,她一遍遍描摹与儿子重逢的
画面,直到
2021年10月8日。按照嘉陵警方的安排,李文东将于这天飞抵南充,回到老家。
为了迎接儿子,彭全珍早早起床,买回新鲜的水果,
换上喜庆的衣裳,在儿子
儿媳的陪同下,来到嘉陵区公安分局。同一时间,主办民警前往机场,与刚落地的李文东顺利碰头。
初次听说母亲的寻子遭遇,李文东百感交集。李文东今年已经
32岁,与
妻子生育了两个儿子,自然能明白骨肉分离的痛苦与无奈,此时此刻,他既对年迈体弱的母亲无
比心疼,
也对英年早逝的
父亲感到遗憾。
通过兄长的介绍,陌生的场景变得鲜活而生动,
关于童年的一切仿佛回到这里再次上演,而当李文东听说了父亲的遗愿,主动提出到郑新民的坟前添上一炷香,说上几句话。
如今,李文东的家庭和
工作仍在山东,可他答应母亲,但凡有时间,便会回到老家,尽力填补三十多年的亲情空白。嘉陵警方则表示,对于该案之中行迹不明的失踪儿童,还将逐一
进行寻找,力求让
更多家庭得以团聚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